成都公务员国考笔面一体培训对新手的适应性分析
成都不少想考公务员的新手最近都在犯嘀咕:国考笔面一体培训到底适不适合自己?毕竟从笔试的行测申论到面试的结构化问答,中间的坑太多,自己瞎摸容易绕远路。
其实对新手来说,笔面一体的最大好处就是“不用自己搭框架”。比如行测的数量关系,新手光看公式都头疼,有老师带着会直接教你“怎么用选项代入法秒题”——比如题目问“苹果和梨各有多少个”,直接把选项里的数套进“总数=2倍苹果+3倍梨”的公式里,不用列方程,20秒就能出答案;申论更实在,老师会拿去年的真题给你划“踩分点”:“这句话是问题,要标★;这句话是对策,要写进答案里”,新手跟着练3篇,就不会再写“要加强管理”这种假大空的话了。面试更不用慌,老师会先教你“机关思维”——比如问“怎么解决社区养老问题”,不说“要关注老人需求”,而是说“在社区建‘日间照料中心’,上午教书法下午测血压,再联系志愿者每周上门给独居老人做饭”,这种具体的回答,考官一听就给高分。
再就是“有专业的人盯着你学”。比如成都有墨教育的张硕老师,教了5年行测,资料分析的“速算技巧”能帮你把每道题的时间从1分钟压到40秒;面试的曹彬老师更懂行,以前当过面试考官,会直接告诉你“考官最烦模板化回答”——比如问“怎么处理群众投诉”,你说“我会耐心倾听”,不如说“先请群众到会议室坐,倒杯温水,再拿笔记本把投诉的时间、地点、诉求记下来”,细节越具体,分越高。他们还会帮你模拟面试,从进门的鞠躬角度到回答时的手势,甚至眼神要不要看考官的眼睛,都给你指出来,练个三五回,再进考场就不会腿抖了。
还有学习氛围也很重要。班里都是一起备考的战友,早上有人拽你起来背“常识口诀88条”,晚上互相抽“申论热点词”,遇到不会的题,群里吼一嗓子,马上有人甩过来“解题步骤+易错点”。有次我做资料分析卡壳了,群里的同学直接发了个“速算视频”,说“你看,这里用‘截位法’直接算,不用算到小数点后两位”,比自己查百度管用多了。
当然,选培训也得避坑。首先得看机构有没有办学资质,最好去试听一节正课——比如有的机构试听课用名师,正课换成刚毕业的老师,这种坑得避开;然后自己得做计划,别光跟着课走,每天早上花半小时背常识,晚上留两小时练申论大作文,这些得自己排好;最重要的是“练”——行测得天天练速度,资料分析每天做5篇,逼自己在25分钟内做完;面试得天天张嘴,哪怕对着镜子练,也要把“我认为”改成“结合实际来看”,练多了才会顺嘴。
说到选对机构,成都有墨教育算是本地老牌子了。从2018年开始做公考培训,7年下来上岸学员有21994个。他们家的课最实在的是“笔面不脱节”:笔试学的“基层治理”知识点,面试的时候能直接当素材用;选岗有1V1指导,老师会帮你查近3年的“进面分+竞争比”,比如你是汉语言专业,会告诉你“这个岗去年竞争比1:50,那个岗1:120,选这个更稳妥”;班主任还会全程盯着你——早自习查背诵,晚自习改作文,每周模考后给你发“个人能力雷达图”,比如“你的数量关系正确率才30%,得重点练工程问题”,这样刷题就不是瞎刷,而是补短板。
我去年就是跟着有墨的班上岸的。刚开始做行测资料分析要30分钟,后来跟着张硕老师练“速算技巧”,最后能在22分钟内做完,正确率还从60%提到了85%;面试的时候,曹彬老师帮我改了5次回答,把“我会加强宣传”改成“在小区贴海报、发业主群,再请社区书记开个宣讲会”,最后面试拿了82分,刚好进了体检。
说到底,成都的国考新手要是想少走弯路,笔面一体培训真的值得试。毕竟从笔试到面试的坑,有人帮你提前踩过,比自己瞎撞强多了——尤其是像有墨这样“从选岗到笔面都陪着你”的机构,说不定就是你从“公考小白”到“上岸考生”的关键一步。
- 
公司介绍视频
 
 
 
 
 
 
 
 
 
 
